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 >

小棚虾遭遇"虾苗杀手",氨氮、亚盐反复折腾虾农,解决方法看这!|每日看点

来源:农财宝典 大国渔业   时间:2023-04-24 20:44:12

值此春季投苗高峰期,养殖户迫切希望养出高产大虾。面对氨氮、亚硝酸盐作为水生动物的两大“杀手”,其强烈毒性常使虾苗大量死亡,广大养殖户叫苦不迭。

如何降低氨氮、亚硝酸盐对养虾的影响,这是养殖户牵肠挂肚的话题。

4月20日晚,由铭治集团对虾产业链负责人周胜利、广盈集团技术总监梁丽带您走进农财云课堂《寻找中国养虾致富带头人》,深入探讨“氨氮与亚盐”处理办法,揭秘如何破解困局,养出生猛大虾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传统土塘经验失效 高密度致底质反常

“在土塘养殖模式下,氨氮不常见,亚硝酸盐含量在中后期才会升高。因为该模式比较注重对藻类的养护,藻类对控制氨氮、亚硝酸盐具有积极作用。”梁丽指出,以高密度养殖为特征的小棚模式,引进的水体时携带较高浓度的氨氮、亚硝酸盐,因此含量升高的现象更为普遍。

在养殖过程中,养殖户还会面临”降亚硝酸盐氨氮升,降氨氮亚硝酸盐升“的情况。梁丽说,这是因为氨氮与亚硝酸盐存在逆向转化与正向转化的过程,许多降亚硝酸盐的投入品会在水体中发生反硝化作用。

在该种作用下,微生物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及氮气,导致氨氮含量的升高,也就是所谓的逆向转化。在正向转化中,氨氮很容易且能很快转化为亚硝酸盐,但是由于硝化细菌的繁殖需要比较苛刻的溶氧条件,亚硝酸盐难以转化为硝酸盐,从而造成亚硝酸盐的堆积。

梁丽认为,养殖密度、投喂量、肥料是造成氨氮、亚硝酸盐反弹的三大关键因素。在养殖中后期,养殖密度变高,水中氨氮、亚硝酸盐含量随之变高。投喂量过高导致虾体排泄出的粪便以及水中的残饵变多,这两者也是氨氮与亚盐的产生源头之一。除此之外,使用含氮量高的肥料也会造成上述情况。

梁丽还补充道,水体溶氧量、微生物种类及数量、藻类/水生植物种类及其活性,也决定了氮转化的路径与相应产物的积累。

氨氮由鳃入体 缺氧失活毒性大

梁丽指出,氨氮亚盐含量高低不完全等同于毒性高低。考察氨氮亚盐对虾体的影响,需要从其侵入虾体的影响机制出发。

氨氮有两种存在形式——分子氨(NH3)和离子氨(NH4+)。其中,分子氨会通过虾鳃进入体内,增加氨氮排泄负担,血液中氨氮浓度增加,从而造成血液PH值上升,虾体内多种酶活性下降,产生不容忽视的危害。

严重时,虾鳃表皮组织受到破坏,血液的输氧和携氧能力受损,影响虾体排毒能力,进而导致虾体因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。此外,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虾的渗透性,降低内部离子浓度。在水体中的温度、pH越高,盐度上升的情况下,氨氮毒性越大。

同样,亚硝酸盐也是由鳃丝进入血液从而对虾产生影响。由于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,使得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,出现组织缺氧,导致慢料,抵抗力差,鳃和肝脏受损,并易造成对虾蜕壳不遂、软壳,甚至“偷死”,因此直接影响到虾蟹的脱壳成活率。

多模式灵活调节氨氮亚盐

梁丽指出,一味降低氨氮亚盐的含量指标并非是调节氨氮亚盐的最优解,将重点放在降低其对虾体的影响才是关键。

对于氨氮的处理,梁丽分享了目前市面上主要的化学制剂、微生物制剂、藻类制剂三种制剂。其中化学制剂见效快,微生物制剂则相对较慢,现实生活中往往两种制剂配合使用。

对于亚硝酸盐的处理,梁丽表示化学制剂逆降、化学制剂氧化、硝化/同化作用是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化学制剂逆降出现前文所提到的”亚硝酸盐降了但氨氮反升“的现象,现实中极少存在能直接降亚盐或吸收亚盐的活菌,一般难以实现。

梁丽则提醒外塘养殖户三大要点:一是使用活菌+不含氮的培藻制剂;二是维护水体溶氧充足,增氧、氧化改底,提高氧化还原电位,促进有机物的转化;三是大剂量使用能利用氮或转化氮的活菌,比如光合细菌、硝化细菌等,并结合碳源或结合降亚盐产品使用更好。

针对高密度、高产虾模式,梁丽建议,保证虾体活力充足应从日常措施入手,把养殖各环节的工作做好。放苗前后,必须检测氨氮、亚硝酸盐含量,若含量偏高,先处理过后再放苗;脱壳前注意调节渗透压、维护溶氧充足,有利于促进虾体代谢及于氨氮、亚硝酸盐转化;虾体脱壳期可适量使用增氧片,但不宜多用,以免破坏生态系统;日常则要适当补充碳菌微量元素,维持菌的活性。

“以后大家处理氨氮、亚硝酸盐,若要判断处理效果,关键是看虾摄食的状态是否活跃。”梁丽总结道,如果虾摄食活跃,那就达到了降低氨氮、亚硝酸盐的目的。另外,定期使用调节渗透压、促进代谢加快的制剂来降低毒性,维护水体溶氧充足,也对进行高密度养殖大有裨益。

最后,针对高温爆塘、死虾多的情况,周胜利对广大养殖同行提出两点建议:第一,做好生物安保工作,注意隔离,减少串塘走动,避免交叉感染;第二,做好水源的把控,严格监测外源水病菌状况。

扫海报二维码观看直播回放更精彩!

转载声明

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(ncbd0000),未经授权,谢绝转载。

作者:大国渔业-农财宝典实习生 袁健越 邓霞

编辑:邓汉文(微信号:CD07030520,欢迎新闻爆料、转载授权请加微信)

热点回顾

推荐关注活动信息

水产人为“大国渔业”加油!

“点赞”+“在看”↓↓↓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信息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非洲母婴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  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